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開關

:::

礁溪鄉觀光導覽圖

列印[另開新視窗]

經過、路過、不容錯過!

獨一無二生態奇景在礁溪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風景區除了有大小朋友都熱愛的大碗公溜滑梯以外,近幾年出現世界奇觀-獨一無二的圓吻鯝魚洄游產卵秀。為養護此一奇觀之延續性,龍潭村社區居民自發性在龍潭湖畔之野溪建置鯝魚生態園區,成為礁溪鄉不可多得的「自然教室」,更是戶外教學的最佳題材。

    係屬台灣原生的淡水鯉科魚類-「圓吻鯝魚」原分布在台灣淡水河流域及宜蘭地區,但曾經因為自然環境受到汙染及破壞,導致圓吻鯝魚一度絕跡,直至民國83年再度於礁溪鄉龍潭湖中被發現,成群的鯝魚為了繁殖溯溪洄游產卵所形成的特殊自然生態,令人嘖嘖稱奇,也激發了龍潭社區發展協會及在地居民致力生態保育的激情,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申請農村再生培根計畫,開始逐步研究、規劃,選擇在寂光寺下方水量穩定的溪流打造鯝魚生態園區,如今護育有成,每年端午節前後就是鯝魚的繁殖產卵期,觀魚平台上駐足了成群遊客圍觀、拍攝,其中不乏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或學校師生來此上一堂「自然教育」課程,近距離的觀察魚群生態,同時還能飽覽龍潭湖這依山傍水的湖光山色。

    圓吻鯝魚的外表類似虱目魚,頭部小,身形側扁,體背側是灰黑色,吻圓鈍突出,會利用下顎刮食附著在石頭上的藻類,因此有助於水質維護,身長約15~30公分,最重可有1.5公斤以上,但是魚肉多刺,經濟價值低。通常在端午節前後,湖底水溫升高,鯝魚會游到湖面溯溪跳梯而上,藉由水流、水草及石頭的刺激和摩擦來排卵,產卵大約會持續3天,而魚卵約2~3天即可孵化,平均每年約有3~4梯次左右的洄游繁殖,上萬隻鯝魚成群結隊擠在水道魚梯力爭上游,社區居民表示,即使伸手入水觸摸,鯝魚也不知閃避,因此又俗稱「憨仔魚」。儘管如此,為了不影響鯝魚的繁衍,讓生態保育價值得以延續,希望來此一窺奇景的遊客能夠安靜的欣賞,而非打擾破壞環境,甚至下水捕捉,才能讓這間世界獨一無二的自然教室永續發展,創造多元豐富的生態環境。

 

龍潭湖鯝魚生態園區入口處 

龍潭湖鯝魚生態園區入口處

 

鯝魚生態園區全景

鯝魚生態園區全景

 

協助魚群逆流而上的魚梯

協助魚群逆流而上的魚梯

 

園區內導覽說明

園區內導覽說明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