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開關

:::

礁溪鄉觀光導覽圖

列印[另開新視窗]
資料來源:行政室       

二龍競渡

 

二龍競渡

    每年端午節台灣許多地方都會舉辦划龍舟競賽,而位於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的「二龍競渡」活動,則有全台獨一無二的競賽方式。二龍村於端午節的龍舟賽並不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據說早在漢人墾拓蘭陽平原之前,噶瑪蘭平埔族便流傳著扒龍船的習俗,平埔族人為驅鬼避邪、超渡溺斃於二龍河裡的亡魂,遂以競渡方式祭拜河神,祈求平安,到了漢人移墾之後,這個習俗才與漢人端午結合。「二龍競渡」活動早期長達十二天,到了日據時代,因日本人不喜歡看到這種全村團結同樂的景況,於是壓制活動舉辦,由十二天改為六天、四天而兩天,到光復後仍是兩天,而且還是不定期在農忙後舉行,直到民國五十四年後才將活動改為一天,而且選在端午節舉行。這樣的決定雖改變了二龍競渡原有早期慶豐收、祭鬼神的意義,但二龍村之龍舟民俗活動因為時代背景加上宗教的意義,與台灣其他各地把龍舟比賽當作一個節令運動,頂多僅代表一種習俗的應景節目,加上特殊的競賽方式,還是有其與眾不同的地方。

滑龍舟比賽

   「二龍村」包括淇武蘭和洲仔尾兩個庄頭,每年的龍舟競渡是兩村庄最重要的「大代誌」,村民莫不全力以赴、爭取優勝,以贏得代表來年豐收的平安旗,早期二龍村的扒龍舟競渡較今日更為激烈,往往扒到兩庄庄民像冤家。二龍村有全台最特殊的競渡方式,選手一律打赤膊,採跪姿,不設裁判,雙方約定船頭對齊為準,然後敲鑼展開競渡,如果有一方認為起步較慢,可以停止競渡,雙方要重新回到起點,重新再來,這樣的情形會反復發生很多次,直到雙方都滿意才開始展開競渡,哪一方到搶到自己水道中的標旗,那一方就贏得該次競渡比賽。二龍村的龍舟造型也與眾不同,船身猶如大型鴨母船,船首、船尾、船槳均彩繪太極圖形,船頭畫有一對麒麟,兩側各有凸起的黑白雙眼,船身則畫上舞爪金龍。其中,綠色的淇武蘭船持綠槳,而紅色的洲仔尾船持紅槳,在水中具有避邪效用。這項傳承二百多年的扒船競渡,持續其獨特性與趣味性,更納入社區營造、文化再造的現代精神,近年來並開放給外地民眾參加,才使得這項民俗傳統得以繼續流傳。

 

close